PCB 
基础入门 

锡金属 
- 熔点一般在183 °c左右
PCB 
覆铜版 
PCB制作的原料,覆铜板也称铜箔bó层压板,由一层或多层铜皮,粘着一块绝缘基材所组成的板子,通常以玻璃纤维居多。

制作流程 
- 覆铜板 - PCB设计 - 钻孔 - 显影 - 蚀刻 - 阻焊涂层 - 保留焊盘 - 印制丝印 - 【焊盘和接口处理】 - 显影:按照设计的PCD线路图,将一种防腐蚀材料精确的印刷在覆铜板上
- 蚀刻:将覆铜板浸入特定化学溶剂,将未被抗腐蚀材料保护的铜溶解去除,精确地留下PCD导电铜路径
- 阻焊涂层:铜线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就会老化、短路风险,因此在电路板上加一层绝缘图层,不同材料涂层的颜色可能不同,但不会存在性能差异
- 保留焊盘:铜板被阻焊涂层覆盖,电子元件将无法通过焊接,与其固定连接,对于预定安装电子元件的位置,必须移除相应区域的阻焊涂层
- 【焊盘和接口处理】:铜材料暴露容易氧化,导致性能下降,通常会进行抗氧化的二次处理,因此开发板上的盘并非同本身的黄色,而是呈现一种银白色,这是因为进行镀锡处理,保护铜焊盘的同时提高焊接的可靠性和耐久性;甚至镀金/银
 

双层版 
- 过孔:世两层及以上的线路彼此导通
- 防焊油墨:非吃锡的区域,印刷一层隔绝铜面吃锡的物质,避免误焊接
- 丝印:用于标注器件名称、位置框,方便后续辨识
- 线路:基材上的铜面,经过曝光和化学腐蚀形成特定的线路,使各个元器件连接

四层板 

孔的分类 
- 通孔 Through Hole:从PCD的一侧直接穿透至另一侧
- 盲孔 Blind Via:连接PCB内层与外层,但不贯穿整个PCB
- 盖孔 Buride Via:仅存在于PC B的内部层之间,不与PCB表层相连

封装 
将半导体芯片、集成电路、晶体管这样的电子部件用一种保护性的材料包起来,能够轻松的连接到电路板上。
- 分类 - 插件:
- 贴片
 
- 封装规范 - “信仰尺📏”





IC 芯片 
- 集成电路 / IC 芯片(Integrated Circuit):内部嵌入了精密设计的复杂电路,包括晶体管,电阻,电容等基本电子元件 - 大多由半导体材料如硅制造而成,大的减小了电路的体积与成本,同时显著提升了电子设备的性能
 

DIP封装 
DIP 双列直插封装,传统的封装形式,原件有两排平行的引角适合穿孔安装在PCB

SOIC封装 
SOIC 小型轮廓封装:常用于贴片技术,与DIP封装类似,只是引角弯曲,需直接焊接在PCB上

QFP封装 
QFP 四边扁平封装:四边都有引脚,用于集成电路提供较高的引脚数目,适合复杂的电路设计

BGA 球栅阵列封装 
在元件底部使用网格形式的球形引脚,提供更高的引脚密度,使用高性能、多引脚的集成电路

EDA软件 
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,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,用于电子系统设计、仿真、分析、布局、布线、验证和制造准备的计算机程序集合。
- 常见 - Altium Designer
- 嘉立创EDA
 
- 流程 - 原理图设计
- PCB设计
- 打样
- 焊接
- 功能验证
 
嘉立创EDA 
- 浏览器:在线版与本地版 - 在线版只能通过网络操作,对团队协作友好
- 本地版既能网络也能离线,团队协作不太友好
 
- APP - 全在线模式:均保存在服务器
- 半离线模式:工程和库保存在本地,支持使用在线系统库
- 全离线模式:均保存在本地,不支持使用在线系统库
 
- 设置 - 保存 - 开启自动备份
- 开启自动保存
 
 
原理图DRC 
Design Rule Check 自动化检查过程,EDA通过一定的规则设定检查原理图或PCB设计。确保符合特定规范或指导标准。
- 标准来源:设计-设计规则
- 检查与案例图 / PCB


下单 
- PCB下单 - 下单前可在官网尝试领券,免费打样等
 
- 元件下单 - 器件标准化检查-对比嘉立创商城是否存在匹配元件 - 修改元件位号/名,也会导致不一致,但不影响,供应商编号一致即可
 
- SMT元件库 - SMT基础库 元件默认再流水线,下单帮安装更便宜
- SMT扩展库 当让嘉立创平台焊接时,需要人工换料价格会更贵(普通下单不会额外收费-与基础库一致)
 
 
- 器件标准化检查-对比嘉立创商城是否存在匹配元件 
- 产生三份文件 - 坐标文件:一般是PCB上要打的孔
- Gerber文件:涉及PCB上的导线、丝印等
- BOM文件:物料清单,记录PCB需要用的电子元件种类及数量
 
网络 
- 同一网络标识的引脚,表示连接在一起 - EDA会为每根引脚设置默认网络,除非用户指定,也可通过放置网络标识到导线上进行修改
 

常见器件 
USB接口 
micro usb接口属于 USB(Universal Serial Bus 通用串行总线)协议,规定了USB有几根引脚,每根引脚从左至右分别的功能



TypeC 
接口选型 
- 对角对称结构,使其不用区分正反,根据内部交互协议实现主从控制
- 分类 - 24pin 标准接口,功能丰富
- 16pin / 12pin 移除高速数据传输的TX引脚,只能是USB2.0的速度,依旧支持音视频、PD快充,省钱
- 14pin 砍掉音视频传输接口,成本降低不明显,不常见
- 6pin 仅保留供电能力,适合做低功率供电
 
| 标识 | 含义 | 备注 | 
|---|---|---|
| A1、A12、B12、B1 | GND | 接地 | 
| A2、A3、A10、A11、B11、B10、B3、B2 | TX、RX | 差分信号对,实现高速数据传输 | 
| A4、A9、B9、B4 | VBUS | 电源正极 | 
| A5、B5 | CC1 | 连接时判断索要电源/给别的设备充电 也可用于协商冲电协议,识别正反插等 | 
| A6、A7、B7、B6 | D+(DP)、D-(DN ) | USB2.0数据传输 | 
| A8、B8 | SBU1、SBU2 | 传输视频/音频信号 | 






充电协议 
提升电流/提升电压,但市面大多数线材设计都是用 5A设计,设计过大电流不安全
- 传统USB供电协议 - 【USB 1.0-2.0】 最大电流 500mA 电压5V
 
- PD协议 - 电压:5、9、15、20V - PD3.1支持 28、36、48V
 
- 最大电流:5A
- 最大功率:100W(PD3.0),240W(PD3.1)
 
- 电压:5、9、15、20V 
- QC协议 - 高通开发的快充协议,每个版本支持的电压电流不太一样
- QC 2.0 - 最高电流 3A
- 电压 5、9、12、20V
- 最大功率 18W
 
- QC 3.0 - 最高电流 3A
- 电压 3.6-20V(动态调整)
- 最大功率 24W
 
- QC 4.0/4+ - 最高电流 3A
- 电压与USB·PD兼容,支持5、9、12、20V
- 最大功率 100W
 
 
快充协商过程 
- 初始连接 5V 标准电压供电【CC1 CC2 引脚】 - 充电头通过CC引脚检测连接的设备类型和方向
 
- 专用快充协议协商芯片 - 受电设备通常有专用的快充协议协商芯片,复制通过CC引脚与上游设备进行通信
- 协商芯片在接收到5V供电后,与上游设备进行通信,协商所需的更高电压和电流
- 芯片如:USB·PD控制器、Qualcomm·Quick·Charge控制器
 
- 通信与协商
- 协商失败处理 - 下游设备不支持快充协议或通信中断,充电头会继续维持初始5V供电
 

关键部分 
- 滤波电容 - 经验取值100M以下晶振:10uF-应对低频干扰 100nF-应对高频干扰
  
- 线性稳压器LDO - 低压差 18-4.5V转3.3V
  
- 电源开关 - 自锁开关
  
- 其他保护电路的部分 - 保险丝
 
电压标准来源 
- 早期 mos管为主的半导体电路,为保证供电5V才能使用,5V成为行业标准
- 随着半导体制造工艺发展,芯片可在更低电压下运行,显著较少功耗和发热;尤其是现代高性能计算设备中,CPU和内存条通常使用1V左右电压即可
- 3.3V在嵌入式设备的应用,制作成本和功耗的平衡点
开关类 
自锁开关 
- 说明:按下后松开,不会自动弹起,如圆珠笔的开关
保险丝 
- 传统保险丝:使用易熔断材料,一次性 - 当电路出现过载或短路时,电流突然增大,保险丝受热膨胀导致断流,切断电路
 
- 自恢复保险丝/自复位保险丝/PTC保险丝:重复使用 - 通常由 聚合物和导电颗粒(如碳黑或金属)组成
- 正常电流下,温度稳定,电阻较低,电流自由流动
- 过载条件:电流增加,保险丝过热,聚合物基质膨胀,内部导电颗粒间距增加,断开部分电流路径
- 高阻态:随着电流路径断开,电流减小,有效方式电路过载受损
- 冷却与自恢复:电流过载消除并降至正常水平后,保险丝冷却,聚合物自动收缩,电流路径重新建立,恢复正常
 
- 关键参数 - 保持电流:正常电流
- 跳闸电流:进入高阻值状态的电流
 


排针 

外部晶振 
元件选型 
- 封装规格【长宽-英寸单位】 - 注意 - 电阻的高度基本保持一致,电容的高度差异明显
- 大容量电容放在小封装规格,会损失精度等
- 不建议选择 封装0201及以下的,太小不好焊
 
- 常见 - 0201
- 0402 表示4*2英寸大小
- 0603
- 0805
 
 
- 注意 
| 贴片元件 | 插孔元件 | |
|---|---|---|
| 体积重量 | 小 | 较大 | 
| 批量生产成本 | 低 | 较高 | 
